2024年6-9月,由粼动仿生创新团队研发的智能化仿生养殖机器人矩阵在绥中海润水产养殖基地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产品实验使用,绥中海润水产养殖场成立于2015年3月,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王宝镇吕贡港,由村民冯永江一家历代维持。每年的6-9月是水质问题和鱼病的高发期。今年6月,老冯家的渔场来了一些可爱的“小动物”,来帮助老冯一家摆脱“夏季困扰”。
图1 实地测试地点——绥中海润水产养殖场
粼动仿生团队自主研发的多款仿生机器人通过模拟水下生物的游动方式,有效减少了水下作业对鱼群的惊扰,改善了养殖环境,减少了渔民的劳动量,显著提升了养殖效率和经济效益。
图2 团队成员实地调研并调试机器人运行
粼动仿生团队将最新研发的“水陆两栖”海龟机器人在养殖场实地应用,该机器人不仅可以通过团队自主研发的“跨介质导航”模块实现水陆两栖作业,还可以通过充电桩自主无线充电,实现超30h的持续续航养殖工作,在鱼病观测方面和长时间水质检测方面展现出强大优势。通过精准观测,将鱼群死亡率较往年同期采用人工肉眼观察的养殖模式大幅下降了85%,成功减少经济损失,显著提高养殖可持续性。
图3 “水陆两栖”海龟机器人进行养殖作业
值得注意的是,在仿生机器人投入使用的短短3个月内,更是成功预警了7次鱼群病害。绥中海润养殖人员依据机器人回传的详细信息及智能系统提出的科学建议,及时调整养殖决策,成功避免可能的大面积鱼群死亡问题,预计挽回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万元,充分体现了水下仿生机器人在提前发现鱼群病害、避免鱼类大面积死亡方面的卓越能力。此外,机器人巡航进行的水质监测范围比传统固定式检测仪更广,监测准确性也由原来的55%提高至96%,大大降低了渔民的劳动成本。
图4 仿生海龟机器人进行渔场定轨巡航监测
在经济效益方面,智慧化养殖模式带来的产量提升和成本降低效果显著,使得每个养殖周期的经济效益提高了约15%。这不仅为养殖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绥中海润水产养殖场老冯激动的说:“感谢粼动仿生团队的帮助,通过引入水下机器人,不仅池塘的病鱼数量大大降低,日常的养殖工作也变得简便了。全新的养殖模式和工作方式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轻松了。”